#快速阅览#:
1. “勤慎公忠”是河北工业大学的校训,于2013年7月正式公布并启用。
2. 这一校训是对学校百余年办学理念的凝练,指导着学校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
3. 早期,魏元光院长提出的“勤朴耐劳,分工合作”的精神,是“勤慎公忠”的最好诠释。
4. 在民族危难之际,魏元光院长呼吁学生“精诚团结,共赴国难”,体现了校训的爱国情怀。
5. 河北工业大学位于天津,与其悠久的历史和天津市的发展密切相关。
6. 学校前身是1903年创办的北洋工艺学堂,几经更名,最终于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
7. 天津曾是河北省的省会,后来成为直辖市,河北工业大学作为省属大学继续留在天津。
8. 1969年曾计划搬迁,但未能成功,最终在1978年确定不再搬迁。
9. 天津的地理位置和对外开放优势,有利于河北工业大学的发展和国际交流。
10. 2014年,河北省、天津市和教育部签署共建协议,进一步支持了学校的发展。
河北工业大学,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学府,其校训是“勤慎公忠”。这四个字,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学校百余年办学精神的凝练和升华,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工大学子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2013年7月,学校正式对外公布并启用“勤慎公忠”作为校训。这并非一蹴而就的决定,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积淀和思考。它总结了学校过去的办学经验,也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勤慎公忠”四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
回溯历史,早在1930年,魏元光院长就在河北省立工业学院的纪念周会上提出了他的殷切期望,希望将学院打造成具有特殊精神和力量的集体,为社会服务,肩负起工业建设的重任。他鼓励学生们在学问、人格和精神上不断提升自我,尽职尽责,有所作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同时,他也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希望学生们能够互助合作,共同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这段讲话,实际上已经蕴含了“勤慎公忠”的思想萌芽。
五年后,在开学典礼上,魏元光院长进一步明确了“勤朴耐劳,分工合作”的校风。这种校风,与“勤慎公忠”校训精神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学校独特的精神气质。“勤朴耐劳”体现了工科学生应有的踏实肯干、不怕吃苦的精神,而“分工合作”则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至关重要。 魏元光院长的远见卓识,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国家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1937年,魏元光院长告诫学生们,要以国家为重,以天下为己任,要有大我而无小我,有民族而无个人的精神。他号召学生们精诚团结,共赴国难,不惜以自己的肝胆心血铸成民族之魂,不惜以个人的头颅换取民族的独立。这番话语,慷慨激昂,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也深刻地诠释了“勤慎公忠”校训的内涵。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以民族大义为重,这正是“忠”字的最好体现。
“勤慎公忠”的校训,不仅仅是历史的产物,更是具有时代价值的教育理念。它体现了河北工业大学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目标,并在百余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工大学子,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河北工业大学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它的地理位置——天津。这所由河北省主管的重点高校,为何会扎根在直辖市天津呢?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行政变迁。
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1903年创办的北洋工艺学堂。这所学堂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教育的开端。此后,学校经历了多次更名,从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再到河北工学院,最终于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每一次更名,都反映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时代变迁。
在天津尚未成为直辖市之前,它是河北省的省会。河北工业大学作为河北省属的大学,自然坐落于省会城市。然而,随着天津成为直辖市,行政区划发生了变化,河北工业大学的归属问题也变得复杂起来。按理说,省属高校应该跟随省会迁往新的城市,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实际困难,河北工业大学最终选择留在天津。
值得一提的是,1969年,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国家出于战略安全的考虑,要求大城市疏散人口。河北工业大学也被列入了搬迁计划。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搬迁工作进展缓慢,困难重重。直到1978年,邓小平同志复出后,才最终确定河北工业大学不再搬迁,继续留在天津办学。这一决定,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天津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发展条件。河北工业大学位于天津,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01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署了共建河北工业大学的意见。这标志着河北工业大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三方的共同支持下,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天津市对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这也进一步巩固了河北工业大学在天津的地位,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