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急救培训内容有哪些

急救培训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评估、呼救、CPR、AED、止血包扎、常见急症处理” 六大模块。 无论男女,掌握这些技能都至关重要,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或减轻伤害。下面我们将详细展开,深入了解每个模块的具体内容和操作要点。

一、 评估与呼救

这是急救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正确的评估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现场情况和伤病员状况,为后续的急救措施提供依据。

  1. 现场环境评估: 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交通、火灾、坠落物、有毒气体等。若存在危险,应先将伤病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或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场。

  2. 意识判断: 轻拍伤病员肩膀,大声呼喊(例如:“喂!你怎么了?”),观察其是否有反应。若无反应,则可初步判断为意识丧失。

  3. 呼吸判断: 对于意识丧失的伤病员,应立即检查其呼吸。采用“一看、二听、三感觉”的方法:

    • :观察伤病员胸腹部是否有规律起伏。
    • :将耳朵贴近伤病员口鼻,听是否有呼吸声。
    • 感觉:用脸颊感受伤病员是否有呼出的气流。
      观察时间不少于5秒,不超过10秒。
  4. 呼救:如果伤病员无意识、无呼吸或呼吸异常(如濒死叹息样呼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中国大陆地区为120,不同国家或地区急救电话可能不同)。在拨打电话时,要保持冷静,清晰、准确地告知接线员以下信息:

    • 具体地点:(尽可能详细,包括街道、门牌号、标志性建筑等)
    • 伤病员情况:(如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受伤原因等)
    • 联系方式:(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以便急救人员联系)
    • 在对方挂断电话前,不要先挂断电话。
      如果现场有其他人,可以请他人协助拨打电话、寻找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二、 心肺复苏 (CPR)

心肺复苏 (CPR) 是一项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救命技术,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

  1. 胸外按压

    • 体位:将伤病员仰卧于坚硬的平面上。
    • 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
    • 按压姿势:施救者双膝跪于伤病员一侧,双臂伸直,垂直于伤病员胸骨,用手掌根部按压。
    •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 按压深度:成人按压深度为5-6厘米,儿童按压深度为胸廓厚度的1/3(约5厘米),婴儿按压深度为胸廓厚度的1/3(约4厘米)。
    • 按压要求: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完全回弹。
  2. 人工呼吸

    • 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使伤病员气道开放。
    • 吹气方式:施救者用嘴完全包住伤病员的嘴,进行两次缓慢而深度的吹气,每次吹气时间约为1秒。吹气时,应观察伤病员胸廓是否有起伏。
    • 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不愿意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以只进行胸外按压。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同样可以挽救生命。
  3.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按照30:2的比例进行,即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进行2次人工呼吸。持续循环进行,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伤病员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三、 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的使用

AED 是一种便携式设备,可以自动分析心律,并对需要电击的患者进行电击,帮助其恢复正常心律。AED 的使用非常简单,有语音提示,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1. 打开AED电源:大部分AED在开盖时会自动开机。

  2. 连接电极片:按照AED上的图示,将电极片粘贴到伤病员的胸部。通常一片贴在右胸上方(锁骨下方),另一片贴在左乳头外侧下方(腋前线附近)。电极片有成人和儿童之分,根据伤病员年龄选择合适的电极片。

  3. 分析心律:AED会自动分析伤病员的心律。在分析心律时,所有人都不要接触伤病员。

  4. 电击:如果AED提示需要电击,按下“电击”按钮。在电击前,务必确保所有人都远离伤病员。

  5. 继续CPR:电击后,立即继续进行CPR,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四、 止血包扎

外伤出血是常见的急症,正确的止血包扎可以有效控制出血,防止伤口感染。

  1. 直接压迫止血法: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止血方法。用干净的敷料(如纱布、毛巾等)直接按压在伤口上,持续用力,直至出血停止。如果敷料被血液浸透,不要移除,应在其上再加盖新的敷料继续按压。

  2. 加压包扎止血法:在直接压迫止血的基础上,用绷带、三角巾等进行加压包扎,以增强止血效果。包扎时应注意松紧适度,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 止血带止血法:仅用于四肢大出血,且直接压迫止血法和加压包扎止血法无效时。止血带应绑在伤口上方(近心端),并记录绑扎时间。每隔一段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应放松止血带几分钟,以防止肢体缺血坏死。使用止血带存在一定风险,非专业人员应谨慎使用。

  4. 特殊部位止血

    • 鼻出血:让伤病员坐位,头稍前倾,用手指捏紧鼻翼两侧,持续10-15分钟。
    • 内脏出血: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让伤病员保持安静,等待救援。

五、 常见急症处理

急救培训还会涉及一些常见急症的处理,例如:

  1. 气道异物梗阻:表现为突然不能说话、咳嗽、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等。对于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于1岁以下婴儿,可采用背部拍击法胸部冲击法

  2. 烧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不要涂抹任何药物或油膏。如果烧伤面积较大或深度较深,应及时就医。

  3. 中暑: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或用冰袋敷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如果患者意识不清,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4. 骨折:不要随意移动伤肢,可以用夹板或替代物(如木板、杂志等)固定伤肢。如果伤口开放,应先进行止血包扎。

  5. 昏厥:让患者平躺,抬高下肢,松开衣领。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呼吸困难,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6. 抽搐:保护患者头部,防止其受伤。不要强行按压患者肢体,不要往患者口中塞入任何物品。等待抽搐停止后,将患者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抽搐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

  7. 过敏反应: 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导致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有人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例如呼吸困难、面部肿胀、荨麻疹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患者有肾上腺素笔,应协助其使用。

六、其他重要内容

除了以上主要内容,急救培训通常还包括:

  1. 伤员搬运:在确保伤员安全和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学习正确的搬运方法,避免二次伤害。

  2. 急救包的使用:了解急救包中常用物品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心理急救:学习如何安抚伤病员情绪,提供心理支持。

  4. 法律责任与伦理:了解急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保护自身权益。

总结

急救培训不仅仅是学习一些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急救意识责任感。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在紧急情况下,为自己、为家人、为他人提供帮助,甚至挽救生命。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每个人都适用,无论性别。 请记住,及时的、正确的急救,往往能产生巨大的差异。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急救培训内容有哪些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