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五年级中秋节古诗

五年级能接触到的中秋古诗,主要以表达思乡、团圆、咏月等主题的常见诗歌为主。 较少涉及过于复杂的情感或用典。五年级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的,多为短小精悍、意象鲜明、情感真挚的诗作。例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以及一些描写月亮、月饼等中秋意象的儿童诗歌。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展开谈谈这些诗歌以及它们与五年级中秋节的联系。

一、 思乡之情:月圆人不圆的惆怅

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虽然“乡愁”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但他们已经能够体会到与亲人分离的淡淡忧伤。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而诗歌中最能触动他们这一点的,莫过于那几首经典的思乡之作。

首先,《静夜思》几乎是每个孩子启蒙阶段必学的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二十个字,将诗人客居他乡,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五年级的孩子,或许经历过与父母短暂的分离,或许有过在外婆家、奶奶家过夜的体验,这些经历都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诗中的“思故乡”三个字。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这首诗时,可以结合孩子自身的经历,让他们体会到诗歌中的情感。例如,可以问问孩子:“如果你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过中秋节,你会想念谁?想念什么?”

其次,《月夜忆舍弟》,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在战乱中对兄弟的思念。“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虽然诗中描写的战争背景对于五年级孩子来说有些遥远,但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种对亲人安危的担忧,却是能够引起他们共鸣的。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想象,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他们和家人分开了,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体会到诗歌中蕴含的深厚情感,也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二、 团圆之愿: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中秋节的核心主题是团圆,而诗歌中也充满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思念弟弟苏辙所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的上半部分,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和对宇宙的探索,五年级的孩子可能会对“天上宫阙”等意象感到好奇。下半部分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词,即使不理解“婵娟”的含义,孩子们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好愿望。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婵娟”指的是月亮,这句词的意思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美丽的月亮。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虽然也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期盼。五年级的孩子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情人”的含义,但他们能够体会到诗中那种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关注诗中的细节,例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孩子想象一下,在同一轮明月的照耀下,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思念。

三、 月亮意象:童真童趣的观察与想象

除了思乡和团圆,中秋节的诗歌中,月亮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描写对象。五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他们对月亮的观察和想象,往往充满了童真童趣。

可以引导孩子们背诵一些描写月亮的儿童诗歌,例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这些诗歌语言简单易懂,意象生动形象,非常适合五年级的孩子学习。 还可以鼓励孩子自己观察月亮,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例如,可以让孩子画一画自己看到的月亮,或者写一写关于月亮的小故事。

除了古诗,还可以选择一些现代的关于月亮的儿歌或者童谣, 这些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简单,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在教孩子唱这些歌曲的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体会歌词中表达的情感。

四、 中秋习俗与诗歌的结合

中秋节除了赏月,还有吃月饼、赏桂花、玩花灯等习俗。在引导孩子学习中秋古诗的同时,也可以将这些习俗融入其中。

例如,在吃月饼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月饼的形状、味道,并联想到诗歌中对月亮的描写。在赏桂花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桂花也是中秋节的象征之一,古代文人也常常在诗歌中描写桂花。在玩花灯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花灯,并在花灯上写上自己喜欢的诗句。

总之,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中秋古诗不仅仅是背诵几首诗歌,更重要的是通过诗歌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父母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将诗歌与孩子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家长要注重互动,引发孩子的思考,让古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尤其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想象力,让他们从诗歌中感受到,感受到情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五年级中秋节古诗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