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初中写作写作基本思路

初中写作的基本思路,可以用一个公式概括:“确定主题 + 丰富素材 + 理清结构 + 锤炼语言 + 修改润色”。 这五个步骤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篇优秀作文的基石。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来详细阐述这五个步骤。

一、 确定主题:文章的灵魂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确定主题,就像航海确定了方向,绘画确定了基调。主题可以来源于生活、学习、阅读、观察等各个方面,但必须是积极向上、有意义的。

(1) 叙事性文章:

叙事性文章的主题往往蕴含在事件发展和人物变化之中。我们可以采用提问法来挖掘主题。例如,写一篇关于“一次难忘的经历”的文章,我们可以问自己:

  • 这次经历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什么?
  •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
  • 这次经历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通过不断追问,我们就能找到事件背后更深层的意义,从而确定文章的主题。比如,可以写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或者“友谊的珍贵”。

(2) 写景状物:

写景状物的文章,主题通常是表达对景物的喜爱、赞美之情,或者通过景物抒发某种感悟。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法来确定主题。

例如,写一篇关于“家乡的小河”的文章,我们可以联想到:

  • 小河的美丽景色:清澈的河水、两岸的绿树、河中的游鱼……
  • 小河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灌溉农田、提供水源、带来欢乐……
  • 小河象征的意义:家乡的象征、童年的回忆、生命的源泉……

通过联想,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比如“小河是家乡的母亲河,滋养了家乡的人们”,或者“小河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带给我无限的欢乐”。

(3) 议论性文章:

议论性文章的主题,通常是一个明确的观点或主张。我们可以采用分析法来确定主题。

例如,写一篇关于“开卷有益”的文章,我们可以分析:

  • “开卷”指的是什么?(读书)
  • “有益”体现在哪些方面?(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 为什么要强调“开卷有益”?(因为读书对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文章的主题,例如“读书能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二、 丰富素材:文章的血肉

素材是文章的血肉,是支撑主题的具体内容。没有丰富的素材,文章就会空洞无物,缺乏说服力。

(1) 积累素材的途径:

  • 直接经验:亲身经历的事情,亲眼看到的景象,亲耳听到的声音,亲身感受到的情感。这是最直接、最生动的素材来源。
  • 间接经验:通过阅读书籍、报刊、杂志,观看电影、电视,听取他人讲述等方式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这是扩大视野、丰富素材的重要途径。
  • 观察生活: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注意细节,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 深入思考: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挖掘其背后的意义,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 素材的筛选与运用:

并非所有素材都适合写入文章,我们需要对素材进行筛选加工

  • 选择典型素材: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主题、最有代表性的素材。
  • 详略得当:重要的素材要详细描写,次要的素材可以简略带过。
  • 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多种手法,使素材更加生动形象。
    • 例如,描写人物外貌时,可以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物的形象。
    • 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当时的处境。
    • 描写人物动作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 理清结构:文章的骨架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是组织素材、表达主题的方式。清晰的结构能够使文章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易于理解。

(1) 常见的文章结构:

  • 总分总结构: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这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文章结构。
  • 并列式结构:将文章内容分成几个并列的部分,分别进行阐述。适用于说明事物或论证观点。
  • 递进式结构:将文章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排列。适用于议论文或抒情散文。
  • 对比式结构:将两种事物或观点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突出其中一种事物或观点的特点。
  • 时间顺序: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适用于叙事性文章。
  • 空间顺序:按照事物存在的空间位置进行描写。适用于写景状物的文章。

(2) 结构安排的原则:

  • 围绕主题:所有的内容都必须围绕主题展开,不能偏离主题。
  • 层次分明:文章的各个部分之间要有清晰的界限,不能混淆不清。
  • 过渡自然:文章的各个部分之间要有自然的过渡,不能生硬突兀。 可以使用过渡句、过渡段、关联词等。
  • 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相互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四、 锤炼语言:文章的肌肤

语言是文章的肌肤,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优美、准确、生动的语言能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1)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

  • 准确:用词准确,表达清晰,避免歧义。
  • 简洁: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避免啰嗦。
  • 生动: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 流畅:句子通顺,语流通畅,避免语病。
  • 得体:根据不同的文体和表达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

(2)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 多阅读:阅读优秀的文章,学习别人的语言表达技巧。 重点关注 名家名篇。
  • 多模仿:模仿优秀文章的语言风格,进行仿写练习。
  • 多修改: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推敲字句,力求精益求精。
  • 多积累:积累好词好句,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

五、 修改润色:文章的点睛之笔

修改润色是文章写作的最后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修改润色,可以发现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使文章更加完美。

(1) 修改的内容:

  • 主题:检查主题是否明确、突出。
  • 素材:检查素材是否典型、充分,是否与主题相关。
  • 结构:检查结构是否清晰、完整,过渡是否自然。
  • 语言:检查语言是否准确、简洁、生动、流畅。
  • 标点符号:检查标点符号是否使用正确。
  • 错别字:检查是否有错别字。

(2) 修改的方法:

  • 冷处理:将写好的文章放一段时间再修改,可以更容易发现问题。
  • 朗读:大声朗读文章,可以发现语言上的问题。
  • 请他人修改:请老师、同学或家长帮助修改文章,可以获得更客观的意见。
  • 反复修改:修改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反复进行,直到满意为止。

总而言之,初中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积累。掌握了上述基本思路,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写作实践中,相信每个人都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记住,写作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练习、思考和总结,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初中写作写作基本思路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