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022国考行测复习技巧:言语备考干货分享-如何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注:此处虽为2022年,但方法论适用于所有年份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关键词”的抓取,无疑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的制胜法宝。简而言之,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如同掌握了开启文段核心意义的钥匙,能够迅速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文段的主旨内容,从而排除干扰选项,锁定正确答案。

那么,如何才能精准、高效地锁定这些关键信息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一、 总览全局,明晰文段类型与结构

在着手寻找关键词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快速浏览文段,判断文段的类型和结构。不同的文段类型,关键词出现的规律和位置有所不同。常见的文段类型包括:

  • 议论文:重点关注观点句总结句,通常位于文段首尾或段落首尾。关键词往往是表达作者观点、立场、态度的词语。
  • 说明文:重点关注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性质作用等。关键词往往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 记叙文:相对而言,记叙文主旨较为隐晦,需要通过分析事件人物情节,提炼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关键词可能是反复出现的词语,也可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

文段结构方面,常见的有:

  • 总分总结构:关键词通常出现在首尾段,中间段落是对总述句的展开说明。
  • 总分结构:关键词通常出现在首段或首句。
  • 分总结构:关键词通常出现在尾段或尾句。
  • 并列结构:每个分句都可能包含关键词,需要综合分析。
  • 转折结构转折词(然而、但是、却、实际上等)之后往往是文段的重点,关键词也常出现在转折之后。
  • 因果结构结论句(因此、所以、因而、可见等)之后通常是文段的重点,关键词也常出现在结论句中。

二、 寻觅“蛛丝马迹”,锁定关键词类型

明确了文段类型和结构后,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寻找关键词。以下几类词语,往往具有成为关键词的“潜质”:

  1. 高频词汇:在文段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往往与文段的主题密切相关,极有可能就是关键词。这类词汇通常是名词、动词或形容词

  2. 关联词语:关联词语能够揭示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我们理解文段的结构和重点。常见的关联词语包括:

    •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然而,却,不过,实际上,事实上……
    •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而,导致,以致于,可见……
    • 并列关系:同时,也,又,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和,与,同,及……
    • 递进关系:不仅……而且……,不但……而且……,甚至,更,进而……
    •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除非……否则……
    • 假设关系:如果……那么……,假如,倘若,若是……
    • 目的关系:为了,以,以便,以免,免得……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转折、因果、递进关系后的内容,往往是文段强调的重点,其中出现的词语极有可能是关键词。

  3. 程度副词:程度副词可以体现作者的观点倾向和感情色彩。常见的程度副词包括:

    • 最、更、特别、非常、十分、极其、格外、过于、尤其等。
      这些词语修饰的成分,往往是作者想要强调的内容,需要重点关注。
  4. 指代词:指代词(这、那、此、其、该等)通常指代前文出现的内容,找到指代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有助于理解文段的含义。有时,指代词本身也可能成为关键词。

  5. 观点引导词:这类词语通常引导作者的观点或结论。常见的观点引导词包括:

    • 认为、觉得、强调、主张、表明、指出、说明、显示、证明等。
      这些词语之后的内容,往往是作者的观点,其中出现的词语也可能是关键词。
  6. 对策引导词: 如果文段提出了问题,并给出了对策或建议,那么对策引导词后的内容经常成为关键内容. 常见的对策引导词有:

    • 应该, 必须, 需要, 建议, 采取…措施, 通过…途径
  7. 总结性词语:总结性词语(总之、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等)通常出现在文段末尾,用于概括前文内容。总结性词语之后的内容,往往是文段的中心思想,其中出现的词语也极有可能是关键词。

三、 结合选项,验证关键词

找到可能的关键词后,还需要结合选项进行验证。如果某个选项包含了我们找到的关键词,或者与关键词意思相近,那么这个选项正确的概率就比较高。反之,如果选项与关键词无关,或者与关键词意思相反,那么这个选项就可以排除。

四、 实战演练,举例说明

例如,有这样一段文字:

“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信息量大等优势,迅速崛起,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传统媒体必须积极应对挑战,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文段结构:这段文字首先指出传统媒体的优势和弊端,然后通过“然而”引出新兴媒体的崛起和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最后通过“因此”得出结论,即传统媒体必须转型升级。这是一个典型的转折+因果结构
  2. 关键词: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锁定以下“然而”、“因此”、“转型升级”、“挑战”、“新兴媒体”、“传统媒体”。其中,“然而”之后的转折部分和“因此”之后的结论部分尤为重要。
  3. 选项验证:(假设选项,此处省略)如果某个选项提到了“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或者“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那么这个选项正确的概率就比较高。

五、 持之以恒,熟能生巧

抓住文段关键词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多做真题,多做模拟题,并注意总结归纳,不断提高自己对关键词的敏感度。同时, 要刻意训练自己快速阅读并概括大意的能力, 只有提升阅读速度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所有题目.

总之,掌握抓取关键词的技巧,是攻克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关键。通过系统学习和刻意练习,相信各位考生一定能够掌握这一技巧,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2022国考行测复习技巧:言语备考干货分享-如何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