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且动人的主题,尤其在诗句的凝练表达下,更显其情深意切。古典诗词中描绘重逢的佳句俯拾皆是,它们或抒发久别重逢的喜悦与激动,或感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或寄寓历经沧桑后对情谊的珍惜,或描摹故人相见时的复杂心绪。这些诗句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蕴,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发人们强烈的共鸣。
久别重逢的喜悦,往往是诗词中最直接、最奔放的情感表达。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便是一篇将这种喜悦与感慨交织的杰作。诗中“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寥寥数语,道尽了故人难见的现实与重逢时刻的珍贵。多年战乱,生死未卜,能在这样的夜晚与旧友共聚一堂,秉烛夜谈,是何等的惊喜与慰藉!这“今夕复何夕”的疑问,与其说是疑问,不如说是巨大的喜悦与不敢置信。紧接着,“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则将重逢的喜悦染上了一层时光的沧桑与人世无常的悲凉。看到彼此斑白的两鬓,得知许多旧友已不在人世,这种喜悦中便掺杂了沉重的感慨与对生命的珍惜。这首诗将久别重逢的复杂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与杜甫笔下饱经忧患的重逢不同,有些诗句更侧重于重逢瞬间的纯粹喜悦和亲切感。例如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诗题中的“喜会”二字便点明了主旨。曾经一同漂泊江湖,每次相见都酣饮畅谈,一别十年,如同浮云流水般倏忽而过。再次重逢,彼此的欢声笑语、情谊依然如故,只是两鬓已显萧疏斑白。这诗句于平淡中见真情,没有过多的戏剧性,却将老友重逢时的亲切、温暖和对时光流逝的共同认知描绘得淋漓尽致,充满了生活的温度。
除了喜悦与感慨,重逢的诗句也常常蕴含着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情谊的确认。李白的《赠汪伦》虽是写离别,但其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出的是相聚时的深厚情谊。能让诗仙发出如此赞叹的情感,其相处时的融洽与重逢(或相聚)时的欢愉不言而喻。这种情谊的深度,使得每一次相聚都弥足珍贵,每一次重逢都值得铭记。
有些重逢,则带着物是人非的怅惘。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是其中的经典:“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人离开家乡时还是少年,归来已是白发老人。虽然口音未改,但容貌的巨大变化,连家乡的孩童都不认识他,将他当作陌生客人。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与某个故人的重逢,而是与“故乡”这一承载了无数记忆的存在的重逢。这种重逢带来的不是全然的喜悦,更多的是一种近乡情怯、时光变迁、人事代谢的深沉感慨。诗人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不相识”、“笑问客”的细节,将内心的复杂滋味含蓄地表达出来,引人深思。
在爱情或深厚情谊的语境下,重逢的诗句往往更添缠绵与宿命感。《诗经·击鼓》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是战场上的誓言,却常被后世用来形容忠贞不渝的爱情或友情。它表达了无论生死离合,都要信守承诺的决心。这种承诺本身就预设了对重逢和长相厮守的强烈期盼。每一次重逢,都是对这一誓言的践行和确认,是“执子之手”的温暖延续。
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则描绘了一种带有伤感的回忆与期盼。独立于落花微雨中的孤寂身影,与双宿双飞的燕子形成对比,更显落寞。而“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则追忆了过去美好的相聚(或重逢)场景,那时的月光似乎还照耀着伊人归来的身影。这诗句将对重逢的渴望与对往昔的留恋交织在一起,情感细腻而婉转。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虽然主题是思念亲人,但其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却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情感联系。它不是直接描写重ครง的场景,而是寄寓了对远方亲友的美好祝愿,希望彼此都能健康长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这种对“人长久”的期盼,本身就包含了对未来能够重逢的希冀,是一种更为旷达和哲理性的表达。它告诉我们,即使分离是常态,对重逢的向往和对彼此的祝福也是维系情感的重要纽带。
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更是将重逢的意义升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句常被引用来说明真挚的情感不需时刻相守,但其背景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重逢故事。它强调的是情感的深度和持久性,使得短暂的重逢也具有非凡的意义。这诗句实际上肯定了重逢的价值,认为正是因为情感的坚不可摧,每一次重逢才显得如此动人,哪怕一年只有一次。
总而言之,关于重逢的诗句,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一抹亮丽的色彩。它们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情感的载体,时光的见证。无论是杜甫笔下的悲喜交加,韦应物笔下的温情如故,贺知章笔下的物是人非,还是《诗经》中的执手誓言,晏几道词中的婉转思慕,苏轼和秦观哲思中的旷达与坚贞,这些诗句都以其独特的魅力,描绘了重逢这一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它们提醒我们珍惜每一次相聚,感慨时光的流转,体味故人相见时的那份复杂而真挚的情感。这些蕴含着喜悦、感慨、珍惜的诗句,跨越千年,依然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让我们在品读之时,仿佛也经历了一场场或欣喜、或怅惘、或温暖的重逢。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