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说,提高孩子阅读理解能力这事儿,真不是一招鲜吃遍天。非要先给个答案?行,那就是:兴趣是引子,持续阅读是基石,深度思考是关键,还得加上有效的互动。缺了哪个,效果都得打折扣。
不是光让孩子傻读书就行的。你想啊,没兴趣,那书对孩子来说就是块砖头,又硬又沉,让他搬?他能乐意吗?所以,第一步,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步,是点燃那把火!怎么点?放下你那些“必读经典”的执念吧,至少暂时放下。观察孩子,他迷什么?恐龙?宇宙?侦探破案?还是公主城堡?甭管是什么,只要是他眼睛放光的,就从那儿入手。给他找相关的书,哪怕是漫画、图画小说,都行!先让他觉得,“嘿,这玩意儿有意思!” 把阅读和他喜欢的东西紧紧捆绑在一起。这把火点起来了,后面的事儿才好办。
有了兴趣,就得保证阅读量。但这阅读量不是硬塞,不是每天规定必须读多少页,完成任务打卡。那太僵化了,容易把刚燃起来的小火苗又给浇灭了。得想办法让阅读变成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事儿。家里随处可见的书,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可以是睡前读一会儿,可以是周末午后的亲子共读时光,甚至可以是出去玩的时候,带上一本他喜欢的书,在公园长椅上翻几页。关键是持续,细水长流,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读得多了,语感自然就上来了,很多东西潜移默化就懂了。
光读得多还不够,读得“傻”也不行。很多孩子看书,囫囵吞枣,情节是知道了,但问他深一点的问题,比如“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这个人物的性格是怎么体现出来的?”“这句话背后有什么意思?”他就一脸懵。这就是缺乏深度思考。怎么办?得引导。
在孩子阅读过程中或者读完之后,别急着考他,而是像聊天一样提问。但提问有技巧,不是那种“对不对”“是不是”的封闭式问题,得多问“为什么”“怎么样”“你觉得呢?”这类开放式问题。比如,“你觉得主角这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其他事情吗?” 鼓励孩子大胆猜测,表达自己的看法,哪怕他的想法很幼稚,甚至不“正确”,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启动他的大脑,让他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器,更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有时候,对一些比较难的段落或者词语,可以和他一起“死磕”。不是硬查字典(当然,必要的查阅是需要的),而是结合上下文去猜,去推敲。“你看前面说了什么,后面又发生了什么,这个词大概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过程,比直接告诉他答案要宝贵得多。这是在教他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这才是真正授人以渔。
还有,复述是个好办法。不用太复杂,让他用自己的话,把刚才看的故事大概讲一遍。讲得清楚,说明他基本理解了。讲不清楚的地方,恰恰是理解的薄弱环节,可以再回去看看,或者一起讨论。这个过程,既锻炼了记忆力,也锻炼了逻辑和表达,对阅读理解的提升是全方位的。
说到互动,不仅仅是家长和孩子的互动。如果可能,让孩子和同龄人讨论读过的书,效果也非常好。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语言和视角,讨论起来可能会碰撞出很多火花。现在有些线上的读书会,或者学校里的阅读小组,都是不错的平台。分享和交流,能让理解更加深入和多元。
词汇量也很重要,这是理解的基础。但千万别走偏了,变成天天抱着词汇书死记硬背。那太枯燥了,效果也未必好。最好的方法还是在阅读中积累。遇到生词,鼓励孩子根据上下文猜,猜不出来再查。查完之后,不是就完了,最好能有意识地用一用。比如,可以鼓励他在说话或者写日记的时候,尝试用上新学的词。或者,玩一些词语接龙、组词造句的小游戏。让词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词汇量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理解能力自然水涨船高。
另外,得培养孩子的背景知识。很多时候,读不懂不是因为字不认识,而是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比如读历史故事,如果对那个朝代一点了解都没有,理解起来肯定费劲。读科普文章,如果缺乏基础的科学常识,也很难深入。所以,平时要鼓励孩子广泛涉猎,看看纪录片,逛逛博物馆,了解一下时事新闻,甚至旅游,都能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这些看似和阅读没直接关系,但实际上都是在为深度理解打基础,就像给土壤施加营养液。
还得教孩子一些阅读策略。比如,预测(读之前猜猜会讲什么),提问(边读边问自己问题),澄清(遇到不懂的地方停下来想办法弄明白),总结(读完一段或一章后概括一下主要内容)。这些策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刻意练习,家长可以示范,然后引导孩子慢慢掌握。这就像给了孩子一张阅读地图和指南针,让他们在信息的海洋里不会迷航。
强调一点,耐心,耐心,再耐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个慢功夫,不可能立竿见影。别因为孩子一两次测验成绩不理想就焦虑,更不要因此给他施加过大压力,甚至指责。每个孩子发展节奏不一样,有的开窍早,有的开窍晚。家长的焦虑和催促,往往是最大的破坏力。我们需要做的是,持续提供支持,保持鼓励,相信他能行。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的每一次微小进步。
总而言之,这事儿真没啥捷径。就是得用对方法,用心,用情。从点燃兴趣开始,铺好持续阅读的路,引导他深入思考,创造互动的机会,帮他积累词汇和背景知识,教他一些阅读策略,然后,最重要的,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爱。别总想着“喂”他知识,而是要激发他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和力量。当他真正爱上阅读,能够沉浸其中,主动思考,那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这过程,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要长,但绝对值得。想想看,一个热爱阅读、善于思考的孩子,他未来能看到的世界,该有多么广阔啊!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