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学古典舞的孩子为什么要考级?

直接说吧,学古典舞的孩子为什么要考级?在我看来,这事儿,根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更像是一道“实践应用题”。答案嘛,很简单:为了有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尺”,为了给枯燥的训练加点“驱动力”,也为了让孩子(和家长)对学习成果有个阶段性的“检验”和“交代”。但请注意,这绝不是说考级就是学舞的终极目标,差得远呢!

你得知道,古典舞这东西,入门容易,精深难。不是随便扭两下腰、踢两下腿就行的。它讲究的是“形、神、劲、律”,每一个眼神流转,每一根手指的姿态,每一个呼吸的起伏,背后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基本功在支撑。这过程,说实话,挺枯燥,甚至有点残酷。你想想,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是爱玩爱闹的年纪,却要每周雷打不动地去练功房,对着镜子,一遍遍重复那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压腿、下腰、开胯、擦地……汗水浸透练功服是常态,偶尔的拉伤、扭伤更是家常便饭。

这时候,考级就像是漫漫长路上插着的小旗子。它给了孩子一个短期内可以够得着的目标。“宝宝,咱们好好练,争取暑假把三级考下来!” 这句话,比“你要坚持,为了艺术”这种大道理,对小孩子来说,往往管用得多。它把一个宏大而模糊的“学好舞蹈”的目标,分解成了一个个具体、可实现的小步骤。每成功“拔掉”一面小旗子,拿到那本红彤彤或者其他颜色的证书,对孩子来说,那份成就感是实实在在的。那是对自己付出的汗水和忍耐的最直接的肯定。

而且,考级通常都有一套相对标准化、系统化的教材和流程。这意味着,孩子在备考的过程中,会被要求比较全面地掌握该级别所对应的技术技巧、身体韵律和简单的舞蹈组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习的规范性系统性。它避免了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了半天,基础还是七零八落的情况。老师会根据考级大纲来安排教学内容,哪个阶段练什么,达到什么标准,心里有数。孩子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下一步要攻克哪些难点。这就像盖房子,一级一级考上去,地基、墙体、屋顶……按部就班,打牢基础

再说说那个“检验”的作用。平时在班里练,大家水平可能差不多,或者老师出于鼓励,评价总会温和一些。但考级是面对陌生的考官,在相对严格的标准下进行的。这就像一次模拟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孩子当前的真实水平,哪些是强项,哪些是短板,一目了然。是身韵差了点味道?还是技巧的规格不够?或者表现力还需加强?考官的评语和打分,虽然可能让孩子紧张,甚至受挫,但也是一次宝贵的反馈。知道了问题在哪儿,接下来的训练才能更有针对性。这比自己闷头练,或者听多了“你真棒”的鼓励,有时更能促进真正的进步

当然,还有一点很现实,就是仪式感。准备考级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磨砺。孩子们会更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练习,会和小伙伴们一起互相鼓励、纠正动作。考试当天,穿上漂亮的舞蹈服,梳好一丝不苟的发髻,走进考场,面对评委,完成一系列动作……这个过程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小小的挑战,一次心理素质的锻炼。无论结果如何,经历过,就是成长。拿到证书的那一刻,拍照留念,那种喜悦和自豪,会成为孩子记忆里闪闪发光的一部分,支撑着她继续往前走。

我知道,肯定有人会说,考级太功利了,把艺术搞得像应试教育,扼杀了孩子对舞蹈本身的热爱。这种担心,不是没道理。确实存在一些机构或者家长,过度强调考级,把证书等级当作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甚至为了考级而突击训练,忽视了艺术的熏陶和快乐的体验。这就本末倒置了。孩子可能为了那个级别,机械地重复动作,眼神里却没有光,动作里没有情。那样的考级,考下来的不过是一张纸,丢掉的却是舞蹈最珍贵的灵魂——热爱与表达

所以,关键在于“度”的把握,以及我们看待考级的心态

我们得清楚,考级只是辅助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它是一个参照系,帮助我们了解孩子大致走到了哪个阶段,但它绝对不能完全定义一个孩子在古典舞上的能力和潜力。有的孩子可能天生乐感好、表现力强,但就是技巧弱一些,考级成绩可能不那么亮眼,但这并不妨碍她跳出动人的舞蹈。有的孩子可能技巧很棒,级别很高,但跳起舞来却像个没有感情的木偶。

真正的热爱,是无法被量化的。是在音乐响起时,身体不自觉地就想随之舞动;是在理解了某个历史人物或某个情绪后,迫不及待地想用肢体去诉说;是在克服了一个高难度技巧后,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满足。这些,远比一本证书来得重要。

因此,作为家长或者老师,我们鼓励孩子去考级,是为了让她在学习的路上有参照、有动力、有检验,但绝不能唯考级论。要关注过程,关注孩子在备考中的付出和成长,关注她是否真正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要淡化结果,即使没考过,或者成绩不理想,也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鼓励她继续努力,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或施压。要警惕那种填鸭式的、只为应付考试的训练方式,保护好孩子对古典舞那份最本真的喜爱和灵气

说到底,学古典舞的孩子为什么要考级?因为它在一定阶段,确实能提供结构、目标和反馈,像个挺不错的“导航仪”。但最终要去向何方,能走多远,看的绝不仅仅是导航仪上的等级显示,而是驾驶员(孩子)内心那份对“诗意栖居”的向往,对用身体“起舞弄清影”的渴望,以及一路前行中,那份享受过程、不怕困难的勇气和韧性。

考级,考的是,更是“心”。别让那张纸,成了束缚孩子翅膀的“藩篱”,而要让它成为孩子飞得更高、更远的一块“垫脚石”。这其中的分寸拿捏,才是真正考验我们智慧的地方。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学古典舞的孩子为什么要考级?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