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逻辑关系的考察是考研英语的重点

别跟我扯什么词汇量、语法多牛逼,考研英语这玩意儿,逻辑关系要是拎不清,基本就凉了一半。真的,不是危言耸听。你词汇背得滚瓜烂熟,语法规则倒背如流,拿到一篇阅读,句子都认识,拆开来都懂,合在一起,嗯?作者到底想说啥?懵圈了。为啥?因为你没抓住文章的骨架,那个串联起所有信息、让观点得以成立、让叙述得以展开的内在逻辑

想想看,考研英语考的到底是什么?绝不仅仅是语言本身。它本质上是在考察你的信息处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而出题人怎么考察?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设置各种逻辑陷阱,或者干脆就把逻辑关系作为考点本身。你以为阅读理解考的是啥?找同义替换?细节定位?那是基本功。更深一层,其实是在考你能不能透过字里行间,抓住作者那条思维的暗线——他是怎么从论点A推导出论点B的?这两个段落之间是转折还是递进?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那个让步后面真正想强调的是什么?这些,全是逻辑。看不透这层,你就像在没有地图的森林里乱撞,就算体力再好(词汇量再大),也难找到出口。

尤其是长难句,为什么难?很多时候不是单词难,也不是结构多变态,而是它内部的逻辑层次特别多。一个主句,可能嵌套好几个从句,从句里面可能还有插入语、非谓语,它们之间靠什么连接?靠的就是各种连词、副词、介词短语所暗示的因果、转折、并列、让步、条件等等。你光是把句子结构分析清楚了,但没搞懂这些部分是怎么有机地组合起来表达一个复杂意思的,那还是白搭。翻译的时候,这种感觉更明显。一个句子,中文讲究意合,英文讲究形合。英文里那些明晃晃的because, although, however, therefore,你翻译的时候,难道只是死板地对译成“因为”、“虽然”、“然而”、“所以”吗?高手会根据上下文的逻辑流,用更地道、更自然的中文去体现这种关系,甚至有时可以省略掉这些词,用句式本身来传达。反过来,汉译英,如果你脑子里没有清晰的逻辑连接词储备,写出来的东西可能就是一盘散沙,句子之间缺乏必要的钩子,读起来跳跃、生硬。

完形填空?那就更不用说了。很多时候,四个选项填哪个,不是看这个词本身对不对,而是看它能不能逻辑上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是顺承?是转折?是举例?是总结?这直接决定了你应该选哪个连接词或者哪个带有特定逻辑含义的实词。多少人完形填空凭语感瞎蒙,结果错得一塌糊涂,根子就在于对篇章的整体逻辑把握不到位。

写作,那就更是逻辑的重灾区了。你的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有几个?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并列展开,还是层层递进?每个分论点下面用什么论据来支撑?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证明关系成立吗?段落与段落之间怎么过渡才自然?结尾是总结观点,还是提出建议,或者发出呼吁?这整个谋篇布局的过程,从头到尾,考验的都是你的逻辑构建能力。很多同学作文分数不高,不是词汇不够华丽,句式不够多样,而是思路混乱,逻辑链条断裂,甚至前后矛盾。阅卷老师一看,嗯,语言还行,但这写的是个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观点模糊,论证乏力。分数自然上不去。可以说,一篇好的考研英语作文,清晰的逻辑是它的灵魂

所以,别再傻乎乎地只知道埋头背单词、刷语法题了。那些是基础,是砖瓦,但没有逻辑这个结构图,你永远盖不起一座像样的大厦。要把逻辑关系的考察提到战略高度来看待。怎么做?

首先,做阅读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去分析篇章结构。问自己:这一段的主旨是什么?它和上一段是什么关系?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比如in contrast, furthermore, as a result, admittedly…)来提示这种关系?试着在脑子里画出文章的逻辑地图

其次,精读长难句时,不光要分析语法结构,更要弄清楚结构内部各个意群之间的逻辑联系。这个that从句是修饰哪个名词的?这个while到底表示“当…时候”还是“然而”?这个非谓语动词短语是作原因状语、结果状语还是伴随状语?想不明白这些,句子就等于没读懂。

再者,翻译练习,要特别注意英文里的逻辑连接词和中文里逻辑关系的表达方式之间的转换。力求精准、自然,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

最后,写作之前,务必先列提纲!哪怕是最简单的提纲,也要把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想清楚。写作过程中,注意使用恰当的过渡词和过渡句,让行文流畅,逻辑严密

记住,考研英语,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场逻辑思维的较量。你对逻辑关系的敏感度和驾驭能力,直接决定了你能走多远。这玩意儿,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是实实在在的考点,是区分高分和低分的关键,是你必须啃下来的硬骨头。把它搞明白了,你会发现,很多以前觉得难如登天的题目,突然就变得眉目清晰,甚至迎刃而解。这绝不是夸张,谁试谁知道。这东西,就是考研英语的命脉之一,抓住了它,你就抓住了得分的要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逻辑关系的考察是考研英语的重点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