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化妆,那顺序到底该咋整?先说答案,一个比较不容易出错、也相对经典的顺序大概是这样:
基础护肤 → 防晒 → 妆前隔离 → 粉底/气垫/BB霜 → 遮瑕 → 定妆(散粉/粉饼/定妆喷雾)→ 眉毛 → 眼影 → 眼线 → 睫毛膏 → 腮红/修容/高光 → 口红/唇釉
好,答案给完了。但这事儿吧,光知道顺序,其实远远不够。化妆这玩意儿,哪有那么死板?它更像是在脸上画画,得看你的“画布”(也就是皮肤状态)、你想要的“画风”(妆效),还有你手头那堆“颜料”(化妆品)是啥。
让我掰开了揉碎了,跟你好好唠唠这里面的门道,保证比干巴巴的步骤列表有意思得多。
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基础护肤。
这步绝对,绝对,绝对不能省!你想想,在一块干裂起皮或者油得能炒菜的画布上,你能画出啥好玩意儿?护肤就是给你的皮肤打底,让它达到一个相对水润、平整的状态。水、精华、乳液/面霜,根据你自己的肤质来。别觉得麻烦,这几分钟的投入,后面能省你大事儿了。皮肤状态好了,后续的妆容才能服帖、持久,那种从皮肤里透出来的好气色,光靠粉底是装不出来的,真的。我以前年轻不懂事,仗着皮肤还行,偶尔偷懒跳过护,结果呢?卡粉卡到怀疑人生,斑驳得像掉渣的墙皮,别提多尴尬了。所以,答应我,护肤,雷打不动!让皮肤喝饱水那种嘭嘭感,摸起来滑溜溜的,上妆简直是享受。
第二步:防晒,防晒,防晒!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防晒真的太关键了。别跟我说什么粉底带防晒值就够了,那点量,根本达不到标示的防护力。紫外线这东西,是皮肤衰老、长斑、变黑的头号元凶,可不是闹着玩的。一年四季,无论晴天阴天,室内室外(除非你家窗户完全不透光),都得涂。把它当成护肤的最后一步,彩妆的第一步。选择肤感好的防晒,清爽不油腻的,才不会影响后续上妆。而且,记住,量要足!起码得有一元硬币大小那么多,才能起到该有的防护作用。别心疼那点防晒霜,跟以后花大价钱做医美比起来,这简直是白菜价的投资。
第三步:妆前乳/隔离霜(选做,但推荐)。
这个妆前乳(或者叫隔离霜,虽然现在很多隔离其实就是带点润色或防晒的妆前乳),它的作用主要是改善皮肤状态,为后续底妆做准备。种类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控油的、保湿的、填毛孔的、提亮肤色的、修饰泛红的……根据你的需求来选。比如你毛孔粗大,就选个硅基的、能平滑肌肤的;如果你是大油田,控油妆前乳能帮你延长持妆时间;皮肤暗沉,带点珠光或者紫色的妆前乳能瞬间提亮。它就像给画布上了一层底漆,让后续的颜料(粉底)显色更好,附着力更强。当然,如果你皮肤底子特好,或者追求极简,跳过这步也行,但对我这种混油皮、毛孔还有点故事的人来说,妆前乳简直是亲妈。
第四步:上底妆(粉底液/气垫/BB/CC霜)。
终于到“刷墙”环节了!粉底的作用是均匀肤色,遮盖掉大部分的瑕疵,让皮肤看起来更干净、无瑕。选择适合自己肤色和肤质的粉底至关重要。颜色别贪白,脖子和脸有色差会很假。用美妆蛋、粉底刷或者直接上手指,少量多次地拍开、推匀。记住,是“均匀肤色”,不是戴面具,保留一点皮肤本身的质感才自然。气垫方便补妆,BB/CC霜相对轻薄,粉底液选择最多、妆效最多样。看你喜欢哪种妆感,还有当天的场合了。日常通勤,我可能就拍个气垫,方便快捷;要是晚上有约会或者重要场合,那必须是粉底液,仔仔细细搞定。
第五步:遮瑕。
粉底搞不定的小瑕疵,比如顽固的痘印、黑眼圈、色斑,就交给遮瑕膏/液吧。这一步通常在粉底之后(除非你是用彩色遮瑕来做妆前矫色)。为什么是之后?因为粉底已经遮盖了一部分瑕疵,你只需要在剩下的、依然明显的地方精准遮瑕就好,这样妆感更薄。用小刷子或者手指,点在瑕疵部位,然后轻轻拍开边缘,让它和周围的粉底融为一体。黑眼圈、法令纹这些地方,选比粉底亮一点点的颜色,还能有提亮效果。遮瑕是精细活儿,耐心点。
第六步:定妆。
想让前面的努力不白费,妆容持久不脱,定妆这步少不了。尤其是油皮、混油皮,或者在湿热的环境里。定妆产品主要有散粉、粉饼和定妆喷雾。
* 散粉:通常是透明或带一点点颜色的细粉,用大刷子或者粉扑轻轻扫/按压在脸上,特别是T区、眼下这些容易出油脱妆的地方。控油效果好,能打造哑光或柔焦的妆效。
* 粉饼:压实的粉,遮瑕力和控油力通常比散粉强一些,方便携带补妆。
* 定妆喷雾:喷出来的水雾,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些是控油的,有些是保湿增加光泽感的。优点是能减少粉感,让妆容更融合、更有水光感。我个人喜欢先用散粉在T区定妆,然后全脸喷一层定妆喷雾,感觉妆容扒得牢牢的,还不会太“面粉脸”。
第七步:画眉毛。
眉毛!简直是妆容的灵魂框架!有没有眉毛,精神气儿差远了。就算你今天素颜,稍微画个眉毛,整个人都会利落很多。用眉笔、眉粉或者染眉膏,根据你的脸型和发色,勾勒出自然的眉形。先定点(眉头、眉峰、眉尾),再填充颜色,眉头浅、眉尾实的原则不容易出错。画完用眉刷梳理一下,更自然。眉毛画好了,整个五官都感觉立体了。
第八步:眼妆(眼影、眼线、睫毛膏)。
眼妆这部分,顺序基本是固定的:眼影 → 眼线 → 睫毛膏。
* 眼影:增加眼部轮廓感和色彩。日常妆,大地色系最保险,简单地用一两个颜色晕染一下就好。浅色打底,深色加深眼尾和睫毛根部。想要眼睛更大更有神,可以稍微提亮一下眼头和卧蚕。眼影晕染是关键,别留下一块块的色块。
* 眼线:紧贴睫毛根部画一条细细的眼线,能瞬间放大双眼,让眼睛更有神采。内眼线(画在睫毛根部缝隙和上眼睑内侧)是“隐形放大”的秘诀。外眼线的眼尾可以根据眼型和妆容风格稍微拉长或上扬。新手怕手抖,可以试试眼线胶笔,或者先用深色眼影画一条,再用眼线液笔叠加。
* 睫毛膏:刷睫毛膏之前,记得先把睫毛夹翘!卷翘的睫毛是放大双眼的又一利器。从睫毛根部开始,以“Z”字形向上刷。下睫毛也别忘了。想要浓密效果,可以等第一层干了再刷第二层。刷出根根分明、没有苍蝇腿的睫毛是目标。睫毛膏绝对是点睛之笔。
第九步:修饰轮廓与气色(腮红/修容/高光)。
这几步的顺序,其实可以根据个人习惯调整,但通常是在眼妆之后,口红之前。
* 修容(Bronzer/Contour):用比肤色深的颜色打在需要“收缩”的地方,比如下颌线、颧骨下方、鼻梁两侧,制造阴影感,让脸看起来更小、更立体。少量多次,晕染自然是王道,不然就像络腮胡或者蹭到泥巴。
* 腮红:在苹果肌或者颧骨上扫上腮红,能瞬间提升气色,显得年轻有活力。粉状、膏状、液体状,看你喜欢。位置和形状根据脸型调整。微笑,找到苹果肌最高点,轻轻扫上去,然后向外晕染开。
* 高光:用带有光泽感的高光产品,打在需要“嘭”起来的地方,比如额头中央、鼻梁、颧骨最高点、眉骨下方、唇峰、下巴尖。能让脸部轮廓更清晰,皮肤看起来更有光泽感。下手也要轻,不然容易变成“油光满面”或者“十八铜人”。
通常我会先修容,再腮红,最后高光。感觉这样层次感比较好。
第十步:唇妆。
最后一步,涂上口红、唇釉或者润唇膏。选择什么颜色和质地,完全看你的心情、穿着和整体妆容风格了。口红能立刻改变一个人的气场。涂之前如果嘴唇干,可以先用润唇膏打个底。想让唇形更精致,可以用唇线笔勾勒一下。
一些额外的碎碎念:
- 工具清洁:化妆刷、美妆蛋这些工具,一定要定期清洗!不然上面滋生的细菌,不仅毁妆,还毁皮肤。
- 手法:很多时候妆画不好,不是产品不行,是手法问题。少量多次,耐心晕染,是永恒的真理。
- 个人化调整:这个顺序是“一般情况”,不是金科玉律。比如,有些人喜欢先画眼妆再上底妆,怕眼影飞粉弄脏底妆,完全没问题。有些人皮肤状态好,可能直接跳过遮瑕。关键是找到最适合你自己的流程和产品。
- 练习:化妆是熟能生巧的技术活儿。多看,多学,最重要是多动手练。别怕画不好,谁还不是从手残党过来的呢?
总而言之,化妆的顺序是为了让每一步的效果最大化,并且相互之间不“打架”。理解了每一步的作用和目的,你就能更灵活地运用这个顺序,甚至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调整和创造。化妆嘛,本该是件开心的事儿,别被条条框框束缚住了,大胆去玩吧!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