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朝花夕拾琐记主要内容是什么

清晨的露珠还未散去,就迫不及待地翻开这本《朝花夕拾》,淡淡的墨香混合着时光的味道,让人沉醉。简而言之,《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活片段的散文集,记录了他对往事的人、事、物的回忆和评判,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作者的思想变化。

是不是感觉有点抽象?别急,让我娓娓道来,带你走进鲁迅先生的记忆长廊,感受那份独属于他的温情与犀利。

还记得小时候偷偷摸摸看小人书的经历吗?在《朝花夕拾》里,鲁迅先生也回忆了他的童年读物——《二十四孝图》。可不是简单的怀旧哦,先生以犀利的笔锋批判了封建孝道的愚昧和残酷,比如“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这些故事,现在看来简直让人匪夷所思。想想看,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扮老虎取悦父母,真的孝顺吗?为了所谓的孝道牺牲自己的孩子,又何尝不是一种泯灭人性的悲剧?先生的童年记忆,不仅唤起了我们对过去的共鸣,更引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从童年的无忧无虑到少年时代的懵懂求知。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童年时期的乐园,那里有各种奇花异草、昆虫鸟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他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在草丛里捉蟋蟀,在树上掏鸟窝,在泥地里玩耍,那份自由自在的快乐,隔着书页都能感受到。而三味书屋则是他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虽然先生对私塾先生的迂腐教学方式颇有微词,但也正是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仅是空间的转换,更是人生阶段的转变,象征着从天真烂漫的童年走向求知探索的少年时代。

除了童年和少年,鲁迅先生也回忆了他的青年时代。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他深情地回忆了在日本仙台留学时期的老师藤野先生。这位老师对鲁迅先生的关怀和鼓励,让他倍感温暖。尤其是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更是让鲁迅先生铭记于心。文章中,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以及对学生的真诚关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位老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这段经历也促使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决心用文字唤醒沉睡的国人。

《范爱农》这篇,读来让人唏嘘不已。范爱农是鲁迅先生在江南水师学堂和日本留学时期的同学,他正直、善良,却屡遭命运的捉弄。鲁迅先生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范爱农坎坷的经历和悲惨的结局,表达了对这位正直善良的朋友的怀念和惋惜。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像范爱农这样正直善良的人却难以立足,这让人不禁反思当时的社会现实。

除了人物,鲁迅先生还回忆了一些旧事,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片段,却饱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阿长,一个普通的保姆,却因为送给了鲁迅先生一本他梦寐以求的《山海经》,成为了他童年记忆中一个温暖的存在。这本《山海经》也开启了鲁迅先生对神话和文学的热爱,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朝花夕拾》就像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项链,每一颗珍珠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不仅仅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的散文集。鲁迅先生用平实而又不失幽默的语言,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片段娓娓道来,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情世故,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立体的鲁迅。

读完《朝花夕拾》,你会发现,它不仅仅是鲁迅先生的个人回忆,更是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它像一首淡淡的歌谣,在我们的心中久久回荡,引发我们对人生、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或许,这就是《朝花夕拾》的魅力所在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朝花夕拾琐记主要内容是什么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